集大要闻

网站首页     集大要闻     正文

【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之二】小康路上 一个都不能少

发布时间:2017-07-13

今年暑假,我校组建了13支“青春扶贫”专项团队赴省内贫困县,用行动助力扶贫政策,用脚步感受脱贫脉搏。

 

教育扶贫,不让一个人掉队

7月9日,平和白楼小学“蒲公英”夏令营开营在即,一支由平和县走出去的我校体育学院学子组成的返乡支教服务队在临时办公室里认真地筹备着。10日上午,“蒲公英”夏令营如期开营,50多位营员和实践队员开启了为期5天的创造力之旅。在实践队队员的带领下,孩子们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灵巧的手捏出了“企鹅”“冰淇淋”“太阳公公”等造型,通过硬笔书法和粉笔书法感悟汉字的魅力。音乐课上,实践队队员与孩子们摇着铃、拍着手、跺着脚,在欢声笑语中合力创作拍手歌。

近年来,白楼小学生源逐年下降,学校办学难以为继。这些从平和县走出去的实践队员,用自己的每一堂课、每一个微笑,希望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不让一个人在教育路上掉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7月10日,有“百里松荫碧长溪”之称的美丽松溪迎来了我校工程技术学院“踏水寻源”实践队。

松溪是闽北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却也是省级贫困县。该实践队走进松溪,携手县河长办、水利局、县团委和青年志愿者,建立“青年志愿护河队”,开展“共青团员义务星期六活动”。护河队策划组织了河长制图片展,发放河长制宣传单,通过互动解说的方式给民众普及河长制的相关内容。精心制作的展板,声情并茂的讲解,引得不少来往的民众驻足。

实践队还参观了环保局水质检测设备,了解有关检测项目的具体内容,并帮助环保局开展水质采样检测工作,在此基础上将完成松溪水资源保护现状与隐患调研。

 

 

技术下乡,服务老区新发展

“您好,我们是集大学生,我们在开发一个古田旅游APP,请问您可以帮我们填一下问卷吗?”7月的户外,太阳高照,我校理学院地信、信计等专业的“红色古田,筑梦科技”实践队队员们在骄阳下忙碌起来。

实践队以GIS为基础,对古田革命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开发服务型APP,推荐当地的特色和特产,实现确定景点具体位置,及公交、餐馆、停车场的查询和提供社交等功能,提升旅行体验,以期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古田。一位填过问卷的游客,高兴地对队员说:“有你们这样的大学生在,老区一定越来越好。”

 

 

亲身丈量,老区旧貌焕新颜

整洁的小道,整齐的小洋楼,络绎不绝的游客,这句话被记录在多支老区扶贫实践队队员们的实践心得中。今年夏天,我校多支实践队赴古田、长汀、武平等革命老区,用脚步丈量“精准扶贫”实施情况,用文字记录革命老区新变化。

财经学院“诚行古田,毅扶贫”实践队来到古田,研学长汀“结合自身实际,适应政策导向,进行经济转型”的新型发展模式。他们来到依托当地红色旅游资源发展起来的农家乐腾龙青年之家,听老板讲述经营之道,感受“精准扶贫”给老区人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他们亲眼目睹古田镇镇政府扶贫办的王主任,及党的十大代表、“全国十大杰出村官”、五龙村书记廖德方同志,一句句为村民耐心地解疑答惑,一家家地到户走访,把政策落实到位,把实惠给到个人。队长王梓菱感慨道:“正是基层干部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才让国家政策温暖洒遍大地,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这个暑假,集大学子深入贫困地区,感受变化,奉献才智,交出属于集大学子的答卷。

(文:林钰冰/图:相关实践队/编辑:宣传部)



 地址:厦门集美学村(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85号)  邮编:361021  闽 ICP 备09004614号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0019号  中文域名:蘑菇视频ios_蘑菇视频_蘑菇tv.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