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校共组织了21支“教育关爱服务团” 赴教育基础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协助地方教育部门优化教育资源,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素质拓展等形式的关爱服务活动,为实现教育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贡献青春智慧、传递青春力量。
助力回汉 25年坚守相伴
轮机工程学院“回汉一家亲”关爱回汉小学实践队,作为我校历史最悠久的实践队之一,25年来薪火相传,兴学善教,见证了一批批回汉孩子们的成长与蜕变。今年该队再次前往回汉小学,通过主题团课、自制视频、历史课程等活动引导回汉学子弘扬五四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实践队员们还结合自身专业特长,有针对性地为孩子们设计了提高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船模制造课。
25年虽然实践地点不变,但是实践的主题和内容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不同。每年实践前一个月,实践队员们都会进行详细的活动策划。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以教室为家,承担着老师、厨师、清洁员、陪护员等多重角色, 25年来共帮扶了800余名儿童。
该实践队为回汉孩子们成长的画卷涂上了一抹专属于集大的嘉庚红,数名接受实践队帮扶的孩子多年以后也考入了蘑菇视频ios_蘑菇视频_蘑菇tv,成为接力传递爱的一员。连续两年参加实践的队长马晨辉深有体会地说:“25年的传承和积累,在轮机人的心中支教的初心与使命从未改变,他们的心中有那么一片归属地叫做溪尾,在溪尾人的心里总有一群穿着白色制服下乡的年轻人——他们叫做集大学子。这是一种力量的传递,也是一种精神的传递。”
筑梦昭信 凤凰花盛开于夏
今年是法学院凤凰花助飞成长营在龙岩市武平县昭信村服务的第三年,这个暑假,在社工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凤凰花助飞成长营实践队再次来到昭信村,从社区营造的维度出发,以小组亲子活动、亲子教育课堂、家长会等形式为辅助,对农村父母进行教育理论普及。同时,实践队还联动昭信村志愿者队和广场舞队开展文化服务活动,营造当地的文化氛围,增强乡村活力,统筹村落内部资源,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三年来,实践队在当地走访了120余户家庭,通过儿童心理健康评估、儿童家庭关系情况调研等形式,帮助了240多名儿童。实践队秉持着社工人助人自助的精神及法律人严谨踏实的行事准则,与当地村委会沟通,构建儿童、家长、村落三方互动平台,创新帮扶模式,基于三年的实践活动,形成了《社村营造》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并用于学术研究。
艺启连城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美术学院“艺启去连城”实践队自2011年成立以来,每年暑假都前往龙岩市连城县进行美术义务教学活动。经过9年的实践,“艺启去连城”美术义务教学课程在当地反响极好,已经成为当地留守儿童暑期最期待的艺术课程。
今年暑假,实践队积极发挥专业优势,面向连城县留守儿童开展绘画、手工以及创造性艺术创作等课程义务教学活动。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实践队员们还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传承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带领当地儿童用画笔描绘祖国美好山河,用黏土制作五星红旗和党徽,以实际行动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多年来,我校“教育关爱服务团”在“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秉承“诚毅”校训, 传递爱与责任,与爱同行,点燃希望。



(文/图:吴心怡、贺秋月、熊金珠/编辑: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