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水产学院多名教师分别带领国家级重点队“知农助农”实践队开展红树林保护、珊瑚资源调查和观赏鱼文化展等活动,旨在普及海洋生物知识、呼吁人们重视环境保护、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7月8日,郭玉清教授带领实践队来到集美周边红树林片区采样调查,分析红树林遭受破坏的原因,探讨红树林生态价值,通过向居民、游客发放传单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宣讲红树林保护知识。郭玉清的实地讲课让队员们对理论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也深刻体会到红树林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及对近海渔业的促进作用。经过队员们的宣传和讲解,居民和游客也认识到红树林的珍贵之处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并表示愿意加入到保护红树林行动中。
7月9日,刘佳英副教授带领实践队成员来到浯屿、青屿等岛屿进行厦门珊瑚资源调查,研究珊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渔业资源和吸引旅游观光等重要功能。通过调查,队员们了解到:厦门海域中存在大量的不能形成礁的珊瑚和少量可形成礁的珊瑚;养殖业和沿海工业带来的大量污染物排放入海,影响珊瑚的生长。调查结束后,刘佳英将把调查结果写入其课题中,以报告形式建议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完善的保护规划,明确将珊瑚作为保护对象,禁止采挖、破坏珊瑚资源。
7月10日,王淑红副教授带领实践队在集美敬贤公园举办观赏鱼文化展,讲解观赏鱼文化,普及海洋生物知识,现场表演水族造景,推介学生创立的观赏水族公司,结合课题进行“集美区预建地标海洋馆”问卷调查。鱼、草、木、石在水族箱构造出的立体艺术画面吸引了众多居民和游客前来观赏,让他们感受到艺术生态魅力和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王淑红和队员们还通过认真讲解呼吁更多的人关爱生态、增强海洋意识。

(文/图:黄杨美迪 彭海滨/编辑: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