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法学院党委组织中心组成员学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科级干部、教研室主任、专业系主任、党支部书记等参加了学习会。
学习会上,与会者初步学习了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的13个部分内容,并结合自身的感受谈了初步学习十九大报告的感想。法学院党委书记庄丽榕说,聆听了十九大报告,心中激情澎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九大的召开,向世界宣布了中国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头等政治任务,先学一步,第一时间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让学生全面学习和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肖仕平表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8个明确和14条基本方略,是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集大成,是各种经验性成果的集中展示。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个目标或者说使命,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路”要走对,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晋玲认为十九大报告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新时代、新思想和新征程。新时代是对我国发展到现在所处历史方位的界定,这是贯穿报告的主线。新思想是对过去五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概括,是报告的灵魂,内容体现在“八个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有14条。新征程是对未来我国发展的设计和规划,体现在为了“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不仅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这个“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决胜小康社会,而且要乘势而上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报告把这三十年分为两个阶段,从9个方面给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法学院副院长邓玮认为,十九大报告总结和阐述了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反映了过去五年我们党砥砺奋进的伟大实践;精辟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1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准确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判断,明确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科学制定了新的战略目标,系统提出了“五大建设”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图。作为一名大学老师,看到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规划,感到无比振奋。
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党支部书记徐可纯认为,十九大报告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发展是认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现阶段中国国情的变化对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新认识。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改造中国社会,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就是为我们提供认知世界的基本原则。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们的主要任务也随之发生转变。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主要矛盾的转变并不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因此要牢牢把握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文/图:许笑声/编辑: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