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庆祥。(本报记者 林桂桢 摄)

李庆祥拍摄的鹭鸟视频截图。

李庆祥用摇臂拍摄鹭鸟。(李庆祥 供图)
雏鸟破壳而出,小鸟争食,白鹭驰飞……集大退休教师李庆祥连续两年拍摄白鹭纪录片,生动还原了鹭鸟繁殖、活动的画面。近日,中央电视台一套和十三套分别报道了此事。
本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林嫦娥
耗时三四个月 还原鹭鸟繁殖过程
65岁的李庆祥退休前是集大党委宣传部的一位工作人员。英语专业出身的他,“半路出家”从事摄影摄像,至今已35年。
早在退休前,李庆祥就开始关注校园里的鹭鸟了——在集大主校区的尚大楼与集诚楼之间有一汪水,岸边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每年春天,鹭鸟都会成群结队地乔迁至此,这就是厦门几大鹭鸟繁衍地之一的白鹭林,李庆祥喜欢在此捕捉鹭鸟的倩影。
而真正开始拍摄纪录片,则是从去年2月起。李庆祥说,每年鹭鸟在白鹭林里的栖息地位置都不一样,去年春季,它们安营扎寨的位置正好利于拍摄。李庆祥兴奋地添置了一些器材,“摩拳擦掌”展开拍摄。
2月到5月是鹭鸟的繁殖季。李庆祥在距鹭鸟的栖身之所约4米远的地方架起摇臂,从高角度观察并用镜头记录下成鸟求偶、筑巢、孵蛋,雏鸟破壳而出,成鸟喂食雏鸟等细节,力图还原它们繁殖的全过程。
只要没下雨或起雾,李庆祥每天上午7点-9点,下午3点-5点多,都会到白鹭林拍摄。“这两个时段太阳光照呈斜射和平射角度,最利于拍摄。”李庆祥说。
四个月里,李庆祥一共拍摄了200多G的视频素材。去年下半年,他又花了数月时间,对这些素材进行筛选、剪辑,最终形成了一部时长23分钟的纪录片《鹭鸟繁育季》。
聚焦白鹭家园 展示厦门良好生态
今年春天,尽管白鹭林在去年强台风“莫兰蒂”中遭受些许破坏,但鹭鸟如期归来。去年拍摄鹭鸟繁育过程的李庆祥,今年把镜头对准“组团”回来“观光休闲”的年轻白鹭们,并剪辑成短片《白鹭的快乐家园》。
在该短片里,我们可以看到,在集大校园、园博苑、集美万达等地,灵动的鹭鸟或驰骋于绿意葱葱的树林,或掠过古典的燕尾脊,或伫立在清澈见底的水面上,与美丽的集美风光融为一体。
“白鹭是我们的市鸟,我想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展示厦门市美丽的白色精灵,展示厦门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温馨氛围。”李庆祥说。